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我区举行

发布日期: 2024-04-2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文登区红十字会

4月26日,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新闻发布会,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远志参加新闻发布会,围绕人道捐献和人道救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区红十字会从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技能普及和设施配备等方面,逐步为生命安全加装防护墙。2023年,全年培训(AED+CPR)救护员6000余人,开展公益讲座100余场次、9万余人次,受益群众是上年度的6.5倍。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截至目前,我区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的47台AED已全部完成安装,对各个AED设置点的234名管理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并全部持证上岗,通过人机结合高效发挥作用。2024年,区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实行应急救护“宣传发动、阵地带动、部门联动、机制促动”四力推动新模式,今年计划培训救护员1500人,应急救护培训公益课受众10万人次。

在无偿献血方面,全区新组建了40余支1000余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在金都广场东北角设置新的献血屋,年均献血量高达150余万毫升;在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2023年,我区新增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168名,目前全区共有14人、16人次成功捐献;在人体遗体和器官捐献方面,深入养老机构、医院和博爱家园开展遗体器官捐献政策的解读和科普知识宣传。为积极参与“三献”志愿活动市民给予信用加分激励。

在人道救助方面,设立救助0-18周岁白血病儿童的专项基金“小天使基金”。近年来,区红十字会已为19个困难家庭申请了57万元救助金。

2024年,区红十字会计划新建4处红十字博爱家园,发展10家以上团体会员单位,不断扩大红十字基层组织覆盖面。在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来临之际,区红十字会聚焦基层所需,上线“应急救护一体机、温暖家庭箱”等公益项目,在全社会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旗帜,努力营造“团结互助、乐善好施”的浓厚社会氛围。


答记者问



01.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请问如何加入红十字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


王远志:如果您热爱红十字事业,认同红十字理念,自愿遵守红十字会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志愿参加红十字救援工作,欢迎加入红十字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

联系人:侯登强

联系电话:0631-8456119


02.融媒体中心记者:如何申请“小天使基金”?


王远志:“小天使基金”是用于救助中国籍0-18周岁白血病儿童的专项基金。借此机会,希望大家获知并积极宣传这项惠民政策,让更多患病儿童家庭知道、了解这项政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救助”微信小程序已正式发布试运行,到2024年6月底患儿家长可登录小程序自主申请白血病救助,提交资料、并实时了解资助流程进展,也可线下与文登区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或关注文登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查找相关信息),我们将竭尽全力协助办理相关申请,给那些面临困境的家庭送去关爱。

联系单位:位于世纪大道84号18楼的文登区红十字会

联系电话:0631-8455322



,,

03.齐鲁晚报记者:请介绍一下今年我区“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众筹活动安排?


 王远志:人间最美五月天,公益行动正当时。在这播种希望、传播爱心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中国红十字会再度携手腾讯公益等互联网平台开展“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众筹活动,为做好全区人道公益品牌,提升全区互联网人道资源动员能力,推动全区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锻造一批有创造力、战斗力、执行力的互联网人道公益队伍,将“5·8人道公益日”打造成为网络筹资的实战平台,区红十字会聚焦基层所需,上线“应急救护一体机、温暖家庭箱”两个公益项目。自5月初,我们将通过“文登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区融媒体宣传矩阵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倡树起“人人皆可参与”的公益理念,让尽可能多的公众参与其中、奉献其中、受益其中,在全社会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旗帜,努力营造“团结互助、乐善好施”的浓厚社会氛围。

借此机会,区红十字会向社会各界倡议:让我们共同伸出温暖的双手,打开博爱的胸怀,踊跃参与“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聚小善,汇大爱,传递爱心与希望。关注文登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把公益项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扫描活动参与,一起捐赠助力,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增添更多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