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 与“爱”同行—荣成河西社区博爱家园建设亮点纷呈

发布日期: 2022-11-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红十字会

荣成市崖头街道河西社区辖区1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301户、常住人口4126人。社区老年人占比高,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如自我救护能力不足、自主照顾方面有困难等。社区博爱家园2021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博采众长,与爱同行,集聚爱心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感受到了温暖与阳光。

一、夯基础、强队伍,博爱建“家园”。河西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博爱家园,确定了“党建引领 优势互补 助推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400余平方米“博爱家园”阵地,设置急救培训中心、心理咨询室、公益厨坊、益剪坊、洗乐缝艺坊等16个功能室,挖掘社区优秀志愿者,通过典型示范、活动引领,孵化打造河西“博爱”家园志愿服务队,已发展成员40余人,制定培训计划,对区分年龄段开展不同层次培训,讲授心肺复苏、气道梗塞急救法和创伤救护等主体课程外,传授消防、踩踏、防暑、溺水、中毒、电梯故障等自救互救知识,开展各类急救知识培训20余场,将急救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送到居民身边,形成红十字工作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目前,闪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正在组建当中。

二、传温暖、献爱心,博爱传“正能”。河西社区共有80岁以上老人200多人,残疾人家庭29户,贫困及低保家庭20余户,针对特殊居民的困难需求多的实际,博爱家园注重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设计一批常态化的便民服务项目,发动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参与,引导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层次的群体需求开设精准服务,其中“寿桃来贺”生日会、洗乐缝艺坊、公益培训课、“信用共建 心暖河西”维修志愿服务等项目,实现为民服务“无缝隙”,居民评价高。一年来,累计开展走访高龄老人等助老志愿活动40余次,开展清洁家园、理发等志愿活动60余次,常年开展公益助餐项目,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次,服务老人5000余人次,使社区居民真切地感受到身边的博爱服务,不断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弘扬社会正能量,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三、谋创新、铸亮点,博爱讲“信用”。为充分调动红十字会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良性发展,探索建立志愿者回馈机制。实践中,注重以信用激励为抓手,为每名红会志愿者建立“红色信用银行”,根据参与活动时长做好记录,参与2小时活动或提供1次帮助,累计1分社区积分,可兑换1枚信用币,存入社区的“红色信用银行”。推行“12+2”信用表彰机制,即每月至少举办1场次“信用有礼”兑换活动,半年、年底举办2场次集中兑换表彰,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将手中的红色信用积分兑换“变现”,驱动形成“共建—积分—兑换—表彰—带动—共建”的闭环工作机制。一年来通过各种形势表彰优秀红会志愿者120余人次,极大激发志愿者积极性。

四、链资源、促发展,博爱添“活力”。为了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延展衣食住行的服务链,同时拓展信用兑换服务领域,增强志愿者参与积极性,对接4家有资质的中医从业单位入驻社区博爱家园,开办6期“中医进社区”活动,采用信用兑换的方式,为志愿者免费提供针灸、推拿、理疗、足浴等项目,借力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链接统战人士开设“同心大讲堂——《易经》与健康”知识讲座,直接受益180余人次,邀请社区医院专业力量参与博爱家园健康义诊活动,先后开展活动8次。同时,广泛动员“金牌合伙人”力量,发动信用商家为博爱家园捐资助物,在2021年年会上60位商家为博爱家园公益厨房项目捐赠现金6万余元,解决资金运营问题,在社区博爱家园引领下,信用商家蔬素香和美团外卖共同启动“‘两新’聚力 助老送餐”项目,为辖区内10位高龄老人免费配送一年午餐。

下一步,河西社区博爱家园将继续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推动博爱家园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