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文化
首页 >> 红十字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念(二)
发布日期:2018-05-09字号:[ ]

近年来,国学大热,不仅各所大学纷纷开设国学研究机构及课程,针对孩子的国学启蒙教育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国学之于今日教育的深厚意义,其实并不在于一个孩子读了多少本国学专著、能背诵多少首唐诗宋词,也不在于一个学校开设了多少堂国学课、在国学教育中投入了多少银子,而在于,让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懂得如何做人。

为汲取传统国学精华,让国学经典以最合适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为此,《现代快报》与南京图书馆合作开办了《国学玄览堂》专栏,特邀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及相关国学专家为我们解读国学,将厚厚的“经史子集”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让广大读者尤其是孩子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成长的营养和智慧,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当下,人们最缺乏和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爱”。因为缺乏爱,才会出现不堪回首的“小悦悦事件”;才会引出该不该扶起跌倒的老人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才会产生那么多官员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的现象;甚至发生人与自然紧张冲突的各种乱象。换句话说,造成现实中存在种种不如意的最根本原因乃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不相爱。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起不相爱”。

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思想文化意识来说是起源于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传统主体的儒道佛文化都在一以贯之地探讨让人如何始终保持这一忧患意识。中华文化所忧患的是天良的丧失、德性的不修、致学的不讲、善恶的不辨。儒道佛三家分别将人之人为的这一本来性质称为“至善”、“上善”、“般若”。于是,探究人性的问题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问题,并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就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什么以及人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人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次对人性本质最大的发现,亦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而爱正是人性中最根本和最本质的属性。爱,是人的天然本质属性,是本存在于人性中的一种真善美的真实情感和心理。人因为有了她,并且在后天呈现和光大了她,人类社会才出现了被文明社会和文明之人肯定和向往的地方和境界。因此围绕这个地方和境界,所有符合人性的健康社会都必然值得提倡和赞美,并最终构建起爱这一核心价值观。

没有爱,人们就会麻木不仁;没有爱,人们就会见利忘义;

没有爱,人们就会礼崩乐坏;没有爱,人们就会智迷心妄;

没有爱,人们就会违诚背信。所以,仁爱是全德,是大德。

仁爱是一种怜悯、恻隐、同情。是没有预设的真情,是没有功利的实感,是没有杂想的善念。被称为儒家第二号人物的“亚圣”孟子曾以“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之例来论证人的这一天然仁爱之性。孟子在其《孟子·公孙丑上》这样说道:我之所以认为人们都有同情别人的情感和心理,其根据是现在有人突然发现一个幼儿要跌到井里,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一不是为了与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二不是为了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得名誉,三不是厌恶那小孩惊吓的哭声才如此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一同情之心,就不能称其是真正的人。

由此可见,人就其天然本性而言不应见死不救、不应见伤不扶,也就是说,不应对死伤者麻木不仁。那么,为什么又会出现这一有违人性的事情呢?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来看,那就是由于后天环境的污染、后天教化的或缺。明白了这一点,就会使我们的教育找准方向,使我们的社会选对道路,使我们的人生明确目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